您现在的位置: 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吉林地区-魏拯民烈士纪念馆-信息发布

缅怀抗日民族英雄魏拯民


吉林市魏拯民烈士纪念馆。记者 张晓黎 袁 达

夏日的吉林市北山公园风光秀丽,掩映在青山绿树间的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幽静而肃穆。日前,东北四市党报“重走抗联路 铭史看振兴”采访团来到位于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的魏拯民烈士纪念馆,缅怀这位文武双全的抗日民族英雄。

纪念馆广场的中央,矗立着魏拯民烈士的铜质塑像,英雄一身戎装,坚贞远望,正气浩然。“魏拯民是抗战时期中共东南满第一任省委书记,杨靖宇将军的亲密战友,是中共中央最早选派到东北组织抗战工作的领导者之一。”纪念馆工作人员介绍说,从1932年4月奔赴东北,到1941年3月病逝,长达9年的时间,魏拯民率领抗联将士,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武装抗击日本侵略者,谱写了一曲曲高昂激越、感天动地的撼人悲歌。

无所畏惧英勇抗战

走进纪念馆,一张张照片、一件件实物,仿佛把参观者带回那段峥嵘岁月。“纪念馆分求索与成长、赴抗日前线、转战长白山、丹心映山红四个部分,回顾了魏拯民的战斗足迹。”工作人员介绍说。

1932年,魏拯民被党组织派到哈尔滨工作。1934年12月初,魏拯民冲破敌特的多次盘查和封锁线,于1935年2月来到汪清。在他的领导下,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很快由4个团发展到了6个团。1936年4月,魏拯民率部在安图、敦化、桦甸等地进行抗日斗争。在大蒲柴河战斗中,全歼守敌,大获全胜,为与杨靖宇部队会师扫清了障碍。

“这幅油画描绘的就是著名的河里会议。”在一幅油画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1936年7月初召开的河里会议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二军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将东满、南满党的组织合并为东南满省委,杨靖宇任总司令,王德泰任副总司令,魏拯民任省委书记。两军合编后,总人数达到6000多人,声威大震,使东南满地区的抗日游击工作得到空前发展。1936年11月,在粉碎敌人冬季大讨伐战斗中,王德泰壮烈牺牲,领导指挥的重担完全落在了魏拯民的肩上。在这个困难时期,魏拯民率队征战于东南满各县,攻据点,打伏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与金日成结下深厚友谊

“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有许多朝鲜革命者与中国人民并肩战斗,中朝指战员密切合作,互相支援,彼此关怀,用鲜血凝结成了战斗友谊,魏拯民与朝鲜人民伟大领袖金日成之间的深厚友谊就是光辉的典范。”讲解员介绍。

1932年春,魏拯民到达哈尔滨,先后担任市委组织部长,道外区委书记和哈尔滨市委书记。1934年冬,中共满洲省委派魏拯民到东满任特委书记,那年他才26岁。在此期间,魏拯民与金日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一次,魏拯民率队到达长白县,与金日成领导的抗联二军六师主力会师。金日成知道魏拯民患有严重的胃病,特意让后勤部为他专修了密营,并多次派人送去药品和食品,魏拯民对金日成也是关心备至,得知金日成脚冻伤时,也多次探望。为让金日成吃上冷面,魏拯民亲自用罐头盒子扎眼,压出了粗细不等的冷面。

复原景观再现“抗联密营”

沿着楼梯而下,来到了纪念馆的下层,这里重点展示了“抗联密营”景观。“这是目前国内利用自然光源建造的最大一处自然光源大型复原景观,也是纪念馆的一个亮点。”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处景观占地257平方米,高11米,再现深山密林深处,杨靖宇、魏拯民和战士们在密营的生活场景。

记者注意到,这座密营设在高山环绕的跳石塘上沿,两个地窨子依山而成。房顶平铺着圆木,上覆泥土和榛棵,伪装得和自然沟塘一样。一棵大红松把两个地窨子的门完全遮住,成为天然屏障。站立者是两位最亲密的战友杨靖宇和魏拯民,抗联将士就是在这种极其恶劣的环境中,乐观地生活,顽强地与日寇周旋,他们在孤悬敌后的绝境中,苍天为房,雪地为床,野菜草根为粮食,创造了人间奇迹。

牺牲时年仅32岁

艰苦的环境,频繁的战斗,不但使魏拯民的胃病日趋严重,而且又患了心脏病。1940年秋末,魏拯民的病情愈加严重,已不能带队出征,只得到桦甸县夹皮沟东部牡丹岭二道河子密营中休养,但他仍彻夜不眠地起草文件、书写报告、写指示信、总结工作经验教训。1941年3月8日16时,魏拯民从昏迷中醒来,艰难地把一包文件交给了守在身边的同志,吃力地嘱咐说:“千万把文件转交给党中央!”之后,他又勉励战士们说:“不要难过,革命是艰苦的,要打倒敌人,就要流血牺牲。可是,我们的血不会白流,我们的革命红旗,会插遍全中国!”说完,年仅32岁的魏拯民就闭上了眼睛。

魏拯民虽然牺牲了,但是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先烈。为找到烈士的遗骨,党和政府多次派人到牡丹岭深山密林去踏勘调查,终于在1961年10月23日找到了他牺牲的地方,并在原地重新安葬,竖立了墓碑。

2000年9月,在吉林市委、市政府的组织下,魏拯民烈士的遗骨从其牺牲地迁到了吉林市革命烈士陵园内,并举行了隆重的遗骨安葬仪式,让烈士英灵得到安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