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春地区-长春解放纪念碑-名人故事

鲜血浸染黑土地 烈士英名耀星空

  吴恒夫
  朴洛权
  陈德标
  于经五
  李真凡
  于佩芬

 

雄伟的长春解放纪念碑上镌刻着这样的碑文:向为解放长春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表示深切的悼念!深沉凝重的话语,引起人们无限的崇敬与怀念。为了长春的今天,数以千计的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这片火热的土地。

  今年,是长春解放60周年。在振兴长春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上个世纪中叶发生过的那场波澜壮阔的人民解放战争,更不会忘记在这场战争中英勇献身的6718名优秀长春儿女……

  吴恒夫:

  英勇献身的副司令员

  1946年春,蒋介石进犯东北的兵力达到7个军19个师。他们先侵占沈阳、鞍山等地并沿中长路北犯,妄图一举攻占四平、长春,进而独霸东北。

  为了粉碎蒋介石发动北犯的阴谋,创建巩固的革命根据地,我军决定夺取长春。在吉辽军区的组织下,我军夺取长春的部队被编为西南、东北、东南3个纵队,吴恒夫被任命为东南纵队副司令员,率部队进攻南岭伪第五团及拉拉屯伪军官学校,然后向市中心攻击。

  1946年4月14日下午,隆隆炮声划破了春城的宁静,我军争夺长春的战役打响了。吴恒夫所在的东南纵队在南岭、二道河子地区猛攻敌人的外围防线,在吴恒夫的指挥下,东南纵队连续攻克南岭、工业学校、农学院、理科院等敌据点。

  战斗开始的第3天,吴恒夫指挥部队继续向市中心推进。兴仁广场(解放大路和人民大街交叉路口)西北角的“万字会”大楼是敌人的重要据点,吴恒夫指挥部队形成对“万字会”的半月形包围,准备强攻。这时,纵队司令员贺庆积和政委邓飞来到吴恒夫所在的部队,吴恒夫在汇报战况并带领他们到广场东南角上的伪禁烟总局大楼上观察敌情时,被敌人的子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

  首克长春的“四·一四”战役,是东北解放战争中我军取得的第一个胜利,作为这次战役的指挥者之一,吴恒夫的名字将永远在革命斗争的史册中闪耀光芒。

  朴洛权:

  与敌肉搏的英雄团长

  1946年4月,在攻克长春的战役中,有一支作战勇敢、屡战屡胜,为长春解放立下汗马功劳的“朝鲜团”,而“朝鲜团”的团长,就是时年29岁的共产党员朴洛权。

  在1946年的“四·一四”战役中,为阻敌于四平以南,确保长春为中心的北满根据地,朴洛权所在的警备团被编入东南纵队,负责进攻南岭敌第五团、拉拉屯伪军官学校,然后向市中心推进与其他纵队会合,完成占领长春的任务。4月15日5时许,朴洛权率团和兄弟团共同围歼守卫南岭的敌五团,经过几个小时的争夺,他们于上午10时占领了南岭、农学院、理科院和工业学校。当日下午,朴洛权率团沿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向市中心推进,在大陆科学院(今长春应化所)遇到了敌人顽抗。下午2时,朴洛权派五营向敌人发起进攻,同时,他抓住战机亲自组织爆破队,用迫击炮、手榴弹、爆破筒、轻重机枪、步枪齐向敌人开火,打开了前进通道。

  18日清晨,朴洛权率团攻占了长春大街北侧的般若寺后,又率团同敌人在大同广场展开肉搏。搏斗中,朴洛权的腹部被敌人刺中一刀,血流如注,倒在地上。由于失血过多,年仅29岁的朴洛权为长春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陈德标:

  跪地指挥的神勇连长

  1948年春的辽沈战役前夕,国民党军队龟缩长春,处在解放军的严密包围之中。困守长春之敌,企图与解放军争夺机场和粮食,我军与敌军进行了乔家窝棚战斗。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十八军一一三师三三九团二营五连连长陈德标也参加了这次战斗,这也是他参加的最后一次战斗。

  1948年5月24日,一股困守长春的敌军西出抢粮,遭到我军迎头痛击,溃逃至乔家窝棚。陈德标率领五连接到了奔袭乔家窝棚敌据点的主攻任务。乔家窝棚位于长春西北部,距离长春约15公里,离市郊飞机场10余公里。据点内原有敌人100余名,再加上逃窜之敌共400余人。

  5月25日凌晨,五连占领了乔家窝棚东北约500米处的进攻出发地。5时许,当陈德标和战友们距离敌人仅有200余米时被敌人发现,敌人用机枪疯狂扫射,把他们压在一片洼地中,致使五连的火力施展不开,攻不进,退守难,多次突破也未能成功。9时许,在二营及山炮连的配合下,总攻乔家窝棚的战斗打响了,在我军炮击两分钟后,爆破队迅速将村头敌堡炸毁,敌军顿时大乱。陈德标趁势带领突击排以猛虎下山之势,从西南方向一举突入村内。

  在战斗中,陈德标颈部、大腿多处中弹,但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了攻下最后一个大院,陈德标跪着指挥全连,他每爬一步都要付出巨大努力,每爬一步都留下殷红的鲜血。当他爬入大院时,敌人暗堡的机关枪突然响起,一发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陈德标壮烈牺牲。

  于佩芬:

  “渣滓洞”里的女中豪杰

  重庆“渣滓洞”女牢中江竹筠、胡其芬等英雄的高大形象和光辉事迹久久地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而在长春“渣滓洞”——国民党保密局长春督察处女牢中,也有这么一位坚贞不屈的青年战士,她就是于佩芬。

  1925年,于佩芬出生在长春慈光路一所破旧木板房里,还没读完初中,她就在一家工厂当了打字员。在早已加入我党地下组织的弟弟于飞启发、帮助下,于佩芬开始利用会打字的特长,冒着生命危险,秘密帮助弟弟于飞打印传单。1948年4月,于佩芬正式参加了松江公安处长春工委情报组,担任工作员,即“一飞”小组成员。这个小组的主要任务是搜集军事情报,对市内公开或秘密的敌特进行调查,打印解放区传单,再分送到长春大学、铁路列车段、长大医院附属医院等几个点的我地下人员手中,同时搜集有关动态。

  于佩芬冒着被捕、杀头的危险,为党忘我工作。她和同志们秘密地搜集了国民党在长春周围的碉堡数和位置,画成图纸,按照党的指示送到我军指挥部指挥员的手中,为解放长春提供了重要情报。正当于佩芬加紧为党工作的时候,她的行动引起了督察处特务们的注意。6月上旬的一个清晨,国民党保密局督察处逮捕了于佩芬。为了得到她的口供,刽子手用尽了各种酷刑,但于佩芬大义凛然,敌人无法摧垮她的意志。

  1948年6月18日夜,坚贞不屈的于佩芬被凶残的刽子手秘密杀害。为了解放长春,于佩芬洒尽了一腔热血,虽然她只走过了23个春秋,却永远活在长春人民心中。

  王甲全:

  令敌胆寒的坚强战士

  长春小房身人王甲全,是国民党新七军五十六师的少尉排长。自困守长春以来,他的思想越来越沉闷,解放军大军压境,国民党打一仗败一仗,看着眼前的一切,想想家里的妻女,王甲全产生了一个想法:不能一条道跑到黑,要弃暗投明,寻找新的出路。

  1948年5月,王甲全与解放军辽北军区的地下工作者取得联系,成为长春地下工作组织中的一员。走上革命道路的王甲全心情异常振奋,全力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很快,他就办了几件令人震惊的事情:5月,他与地工组织的另一同志密切配合,潜入长春警备司令部,将敌军秘密制发的兵力配备、工事构筑以及长春防守计划和作战方针等全部图案一一盗出,送给了围城的人民解放军;8月初,经王甲全工作,敌新七军的一个排携带机枪、步枪等武器向解放军投诚;8月中旬,他通过政治宣传,瓦解了敌六十军骑兵团的两个排,促其携械投诚。

  在搜集情报、通信联络、瓦解敌军方面,王甲全还做了许多工作。不幸的是,他在工作中暴露了身份并被敌人逮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王甲全坚贞不屈。敌人竟丧心病狂地挖去了他的双眼,割掉他的双耳,于10月6日晚将其枪杀。王甲全牺牲时,年仅33岁。

  孟宪平:

  机警灵敏的年轻地工

  1948年6月28日夜,距离长春解放仅有94天,在长春市二道河子区南岭广场(伪满新京第一国民高等学校旧址),一位战斗在特殊战线上的人民公安战士倒在了国民党特务机关督察处刽子手的刺刀下。他叫孟宪平,牺牲时年仅28岁。

  1948年初,吉林省公安处处长陈泊指示九台县公安局派一名同志深入敌占区长春,搜集蒋匪军政情报,并伺机策反国民党高级行政人员起义。九台县公安局领导决定派孟宪平去长春开展地下工作。接到任务后,孟宪平告别了妻女,开始了复杂、艰险的地下工作。他时而化装成商人,时而打扮成老师或农民,来往于长春与九台之间。在很短的时间内,孟宪平便为九台县公安局送回了重要情报和急需的中西药。

  1948年6月初,国民党特务加紧了对地下情报人员的监视搜捕和屠杀,孟宪平的活动很快引起了特务机关的注意。6月的一天,孟宪平被捕,尽管敌人对他用尽了种种酷刑,却什么情报也没有得到,孟宪平被敌人秘密杀害。

  李真凡:

  插在敌营的“情报专家”

  1948年,当解放大军兵临长春城下,对长春十万守敌实行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时,在长春城内活跃着一支特殊的部队,在配合外线作战和内线瓦解敌军工作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这支队伍里有一位特殊身份的人,他就是我党地下工作人员,打入国民党内部任国民党师管区上校军法处长的李真凡。

  李真凡于1947年8月来到长春,在吉林师管区司令李寓春手下谋到差事。精明强干的李真凡很快得到李寓春的赏识,并获得许多非常重要的军事情报。李真凡将获得的情报或以探望亲属名义送往解放区,或送往我党在长春城内的地下联络站。这样一来,以李真凡为核心,以经济大药房为联络点的长春地工小组逐步形成,为解放军提供了大量真实的情报。

  来自敌人上层的军事情报一个个被我军截获,敌人的作战计划正中我军下怀,敌人接二连三地遭到迎头痛击,使其开始对内部人员产生怀疑。1948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经济大药房遭到敌人破坏,李真凡也遭到敌人怀疑。为了解放军顺利进城,为了千千万万长春人获得新生,李真凡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敌人的虎穴狼窝中加紧收集情报。1948年5月27日,敌人逮捕了李真凡,并对他施以严刑拷打,但却未能从李真凡口中得到任何情报。当年6月份的一个夜晚,敌人秘密杀害了李真凡。

  于经五:

  与敌周旋的药房老板

  在解放前夕的长春城内,有一处经济大药房。虽然名为“大药房”,可它的规模并不算太大,但药房经理于经五却是当时颇受注目的人物。于经五当时是长春市西药理事会会长,与军政各界的首脑人物来往频繁。而令人惊讶的是,经济大药房同时还是长春地下党的一个联络点,于经五就是这个联络点的负责人。

  于经五是山东省牟平县人,15岁那年为生活所迫弃学,背井离乡到外地学做生意。1937年“七·七”事变后,于经五历尽险阻来到东北,在长春开设起经济大药房。日本侵略者投降后,于经五与长春地下党取得联系,并在1947年秘密组织爱国青年刘文成等人,以经济大药房为掩护,为解放军筹集和运送医药物资,搜集敌人的军事情报和敌人上层分子的动态。同时,于经五还以他担任长春市西药理事会会长的身份,向工商业者宣传共产党的工商业政策,争取、团结他们。经济大药房成为我党地下工作者的一个重要联络点。

  1948年4月,由于叛徒出卖,经济大药房遭到敌人的破坏,于经五等十余人被长春警备司令部军警联合督察处逮捕。严刑拷打下的于经五没有畏缩、没有后悔,革命到底的意志没有一点动摇,敌人未能从于经五口中得到任何情报。1948年6月的一晚,于经五被敌人秘密杀害。

  (本报记者赵伟 实习生李晶根据《长春英烈》一书整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