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是一个全球普遍关注和庆祝纪念的关于阅读重要话题的日子,其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从源头上看,世界读书日的最初创意来自于国际出版商协会。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基本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保护知识产权。
我们注意到,每年的这一天,世界许多国家都要举办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和主题宣传活动,以唤醒人们的读书意识。而在我国,行动得也很早,也很有力度。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广播影视部、新闻出版社、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九个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这标志着世界读书日走进了中国。到了2004年,中国图书馆学会为了实施以“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为宗旨的“知识工程”,在全国范围内举办了大型活动,让全国公众都知道世界读书日。
2014年3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会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重视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此后,关于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安排部署,已经连续三年写进李克强总理在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作出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凸显党和政府的重视程度。
今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了“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纲要第十六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我国未来5年的精神文明建设作了整体规划。在“文化重大工程”方面,与“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相比,更加明确了具体的要求。比如:纳入了“全民阅读”、“文化精品建设”、“中华典籍整理”、“传播能力建设”等内容。“全民阅读”,主要包括:举办“书香中国”系列活动,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基础上,统筹建设社区阅读中心、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数字阅读终端等设施,实施儿童阅读书报发放计划、市民阅读发放计划、盲文出版工程,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等等。这意味着,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在第21个世界读书日到来时,我省同全国一样,正在拉开全民阅读大幕。4月20日出版的《吉林日报》报道,4月23日至5月6日,“2016第十一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展”将在省图一楼大厅举行;4月18日至24日,“我爱阅读新书展”在省图少儿阅览室举行。4月23日,将举行“和哪吒一起闹书海”活动,通过现场展示,教家长和孩子学会使用电子图书。“青青草大讲堂”将邀请残疾人作家李子燕作“阅读是一次诗意旅行”讲座。同时,“青青草小讲堂”还将邀请吉大附小学生王泳贺作“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讲座。4月24日下午,儿童奇幻舞台剧《零下120度》,以及“风雷书画篆刻展”等活动,也将与小读者、大读者见面。
由此可见,世界读书日活动在吉林既丰富,又充实,彰显出了向儿童少年倾斜的着力点。而在长春市图书馆组织的主题宣传活动,则更有特点。比如:该馆将在4月23日至5月23日开展的活动内容,多达14大类、57项,覆盖了各个阅读群体,也兼顾了大众的阅读需求。在活动期间,将推出以电影、钢琴和小提琴欣赏、摄影赏析为内容的5场讲座沙龙和一场诗歌朗诵艺术交流会。在世界读书日当天,长春市图书馆一楼大厅将举办“文化大集”暨市民学习中心、创意空间、E读体验区启动仪式,将会带给人们读书的快乐和喜悦。
谈世界读书日,话全民阅读,建书香社会,吉林展现出求新求变求效的新趋势。重视儿童少年阅读,兼顾成年人阅读;重视传统的纸质阅读,兼顾现代的电子阅读;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兼顾专题讲座与主题趣味活动开展的结合,诸如此类举动,可入心入脑。全民阅读,书香社会,始于幼小,也始于成年人带动。作为家庭,更有责任和义务营造出全民阅读和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世界读书日,书香社会时,吉林已经出发。(薛宝生)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